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猴硐 遇見貓(二)

這一趟下來 應該遇見了數十隻貓咪,隨處都有貓出沒 注意留心就會看到貓。。。

在愛貓人士裡,有一位被當地人稱為「貓博士夫人」的簡佩玲,她幾乎每天都到猴硐報到, 並和她的獸醫先生,一起負起貓群的節育與健康的責任。另一方面,她更號召愛貓的族群, 一起為照顧貓兒的社區老人家做點事,像是幫老人家打掃環境;人與貓咪,串聯起猴硐這個 小社區的溫馨故事
(節錄民視異言堂)
第十四隻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五
第十五、十六、十七隻椅子下的三躲貓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六、七、八

三躲貓之搶鏡頭的黑白(發現照相)
三躲貓之搶鏡頭的黑白『這位置比較好喔』三塊『很擠ㄟ』(卡位中)
三躲貓之搶鏡頭的黑白『水裡你阿』(卡位成功)
三塊的搔癢

本日最佳黏人撒嬌王--瘦虎

第十八隻 屋頂黑『喵~又是拍照』
第十九隻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九 鳩佔鵲巢 搶狗籠睡
第二十隻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十

第二十一隻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十一

第二十二隻 黑點『喵喵喵~~』
第二十三隻 『喵,老貓不削給你照,叫專業得來』
第二十四隻 咖啡

第二十五、六隻 車站雙生小橘貓
os『那個楚楚可憐的樣子,真有衝動要帶回家養』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猴硐 遇見貓(一)

一出車站 天橋編的貓地圖
原本是為了產業遺產而來造訪這個多次路過得小鎮
卻意外得知這裡的貓比人多。。。

台北縣瑞芳的猴硐,早年曾因為採金和煤礦工業的興起,而渡過了一段極為輝煌的全盛時期 ;但隨著煤業的沒落,讓小鎮也枯竭衰敗,年輕人口開始不斷外移,像是猴硐車站旁邊的光 復里,常住的里民不超過一百五十人,其中老人就佔了近百人。雖然沒有年輕人陪伴,但光 復里的長輩們卻有上百隻可愛的貓咪和他們共同生活;貓群白天在屋外或山邊活動,晚上回 到自己的窩,少數會進民宅睡覺;天氣好的時候,成群的貓會慵懶地在屋頂、圍牆上曬太陽 。這樣奇特的貓社區,在這一兩年吸引了許多的愛貓以及喜愛攝影的族群探訪。(節錄民視異言堂)

貓照片

初遇第一隻貓,大拉拉的躺在路上曬太陽
第二隻,慵懶的看著經過的人,像是在說『怎麼又來拍我。。。』

第三隻,小虎班 動作靈敏回眸一眼

第四隻 大白『zzzzzzz』

第五隻 黑鼻『麒麟尾快起來,有人在偷拍』

第六隻 麒麟尾『不要吵,睡眠對貓很重要的』
第七隻 模板小黑『喵~要拍好看一點喔』
第八隻 毛毛虎『拍照,等我擺好在拍阿』
第十隻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一(休息中 勿擾)
第十一隻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二(休息中 勿擾)
第十二隻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三(休息中 勿擾)
第十三隻 名模 流鼻涕 關於貓的百種睡姿之四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文字的重量~初訪日星鑄字行

認識日星鑄字行,主要因為手邊需要一些有關產業遺產的報告。

活版印刷的凋零,加速鑄字行的歇業。
日星老闆張介山卻執著於保存這片早該淘汰的產物,只因為除了這裡,可能全台灣或全世界華人地區,再沒有收集這麼完整的活版印刷正體中文字的銅板模了。
IMG_1503-1
早期中文打字機,字盤可更換,需去記中文字位置
IMG_1505-1
所有的鉛字模都是經由老闆的手與這台鑄字機製造出來
IMG_1508-1
正在撿字的老闆娘
IMG_1512 -1
缺貨的愛,大家都需要它
IMG_1519 -1
正在鑄字的老闆
IMG_1524 -1
IMG_1527-1


參訪完日星,並請老闆娘代為撿字。

當手中握著自己的名字,感受到文字的重量,並感動老闆執著的毅力,縱使虧了十年,也不能讓這最後的活版正體中文印刷消失.......。
這是一個時代的演變,一個產業的凋零,張老闆辛苦在保存這產業遺產給予後世.......。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高雄行之七 美麗島站 光之穹頂

.
美麗島站(原名大港埔站)位於台灣高雄市新興區,為高雄捷運紅線橘線交會的捷運車站,為高雄捷運初期路網唯一的轉乘車站。美麗島站是以1979年12月10日在此地爆發、震驚台灣社會和影響民主運動發展的美麗島事件為名。本站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車站內部之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穹頂,乃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以祈禱為主題象徵。

光之穹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這面由1152片玻璃組合成的「玻璃窗」,坐落於高雄捷運紅橘兩線交會點的「美麗島站」(Formosa Boulevard Station)之地下穿堂層,為一座直徑30公尺、面積660平方公尺的圓形穹頂。

水仙大師集畢生創作之經驗,匯聚各類玻璃藝術經典,把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玻璃藝術和製作技術羅列,並運用到高雄捷運的『光之穹頂』作品,作者多次訪台深入研究後,將大港埔與高雄港都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映畫出「高雄人與生命的故事」,藉由如夢如詩的彩顏玻璃,道出俯仰天地間之體悟。






水仙大師 (Master Narcissus Quagliata)出生於1942年二次大戰時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在青少年期便跟隨當時義大利最有名的超現實藝術家Georgio DeChirico學習作畫,十九歲那年遠赴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半工半讀,1966年獲得藝術學士學位。在1968年獲得碩士學位後,他便領先嘗試使用玻 璃為創作的主要媒材。水仙希望透過藝術來傳達他對人生的看法,覺得朝「公共藝術」的領域發展比較有價值,於是他將玻璃藝術與建築結合,但不只是侷限在宗教 上,而是將藝術帶到人們聚集的地方,這就是到了90年代大家熟稱的「建築玻璃藝術」(Architectural Art Glass, AAG)。圓環四周四個角錐型出入口,內部塑造有教堂之錯覺。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高雄行之六 西子灣

.西子灣隧道

西子灣隧道開鑿於1927年(昭和2年,民國16年),由海野三次郎負責建造,並於隔年10月完工,1933年(昭和8年,民國22年)正式啟用,全長260公尺,寬6公尺,高3.6公尺,日治時期稱之為「壽山洞」,在二次大戰美軍轟炸時曾改作防空洞使用。西子灣隧道隧道穿越柴山,全隧道可以分為前、中、後三段,1990年及1991年時,高雄市政府曾經徹底整修壽山二號洞。目前西子灣隧道為連接西子灣與高雄市鼓山區的要道,由於隧道景觀特殊,西子灣隧道一直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西子灣為位於台灣高雄西隅的一個風景區,距市中心車程約20分鐘。位於在柴山西南端的山麓下,南面隔海與旗津島相望,是一個風景天成的灣澳。而最北端則傍著柴山,是一處由平灘和淺沙所構成的海水浴場,以及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海灣。在初時,西子灣也被稱作洋路灣洋子灣斜灣,而在閩南語的諧音引申下,斜仔灣逐漸被稱為西子灣[1]。傍晚時分的夕照,是為台灣名景之一。

渡輪上拍攝,西子灣夕照,左方即旗後山(可見上方高雄燈塔),右方為西子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