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文字的重量~初訪日星鑄字行

認識日星鑄字行,主要因為手邊需要一些有關產業遺產的報告。

活版印刷的凋零,加速鑄字行的歇業。
日星老闆張介山卻執著於保存這片早該淘汰的產物,只因為除了這裡,可能全台灣或全世界華人地區,再沒有收集這麼完整的活版印刷正體中文字的銅板模了。
IMG_1503-1
早期中文打字機,字盤可更換,需去記中文字位置
IMG_1505-1
所有的鉛字模都是經由老闆的手與這台鑄字機製造出來
IMG_1508-1
正在撿字的老闆娘
IMG_1512 -1
缺貨的愛,大家都需要它
IMG_1519 -1
正在鑄字的老闆
IMG_1524 -1
IMG_1527-1


參訪完日星,並請老闆娘代為撿字。

當手中握著自己的名字,感受到文字的重量,並感動老闆執著的毅力,縱使虧了十年,也不能讓這最後的活版正體中文印刷消失.......。
這是一個時代的演變,一個產業的凋零,張老闆辛苦在保存這產業遺產給予後世.......。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高雄行之七 美麗島站 光之穹頂

.
美麗島站(原名大港埔站)位於台灣高雄市新興區,為高雄捷運紅線橘線交會的捷運車站,為高雄捷運初期路網唯一的轉乘車站。美麗島站是以1979年12月10日在此地爆發、震驚台灣社會和影響民主運動發展的美麗島事件為名。本站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車站內部之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穹頂,乃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以祈禱為主題象徵。

光之穹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這面由1152片玻璃組合成的「玻璃窗」,坐落於高雄捷運紅橘兩線交會點的「美麗島站」(Formosa Boulevard Station)之地下穿堂層,為一座直徑30公尺、面積660平方公尺的圓形穹頂。

水仙大師集畢生創作之經驗,匯聚各類玻璃藝術經典,把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玻璃藝術和製作技術羅列,並運用到高雄捷運的『光之穹頂』作品,作者多次訪台深入研究後,將大港埔與高雄港都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映畫出「高雄人與生命的故事」,藉由如夢如詩的彩顏玻璃,道出俯仰天地間之體悟。






水仙大師 (Master Narcissus Quagliata)出生於1942年二次大戰時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在青少年期便跟隨當時義大利最有名的超現實藝術家Georgio DeChirico學習作畫,十九歲那年遠赴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半工半讀,1966年獲得藝術學士學位。在1968年獲得碩士學位後,他便領先嘗試使用玻 璃為創作的主要媒材。水仙希望透過藝術來傳達他對人生的看法,覺得朝「公共藝術」的領域發展比較有價值,於是他將玻璃藝術與建築結合,但不只是侷限在宗教 上,而是將藝術帶到人們聚集的地方,這就是到了90年代大家熟稱的「建築玻璃藝術」(Architectural Art Glass, AAG)。圓環四周四個角錐型出入口,內部塑造有教堂之錯覺。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高雄行之六 西子灣

.西子灣隧道

西子灣隧道開鑿於1927年(昭和2年,民國16年),由海野三次郎負責建造,並於隔年10月完工,1933年(昭和8年,民國22年)正式啟用,全長260公尺,寬6公尺,高3.6公尺,日治時期稱之為「壽山洞」,在二次大戰美軍轟炸時曾改作防空洞使用。西子灣隧道隧道穿越柴山,全隧道可以分為前、中、後三段,1990年及1991年時,高雄市政府曾經徹底整修壽山二號洞。目前西子灣隧道為連接西子灣與高雄市鼓山區的要道,由於隧道景觀特殊,西子灣隧道一直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西子灣為位於台灣高雄西隅的一個風景區,距市中心車程約20分鐘。位於在柴山西南端的山麓下,南面隔海與旗津島相望,是一個風景天成的灣澳。而最北端則傍著柴山,是一處由平灘和淺沙所構成的海水浴場,以及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海灣。在初時,西子灣也被稱作洋路灣洋子灣斜灣,而在閩南語的諧音引申下,斜仔灣逐漸被稱為西子灣[1]。傍晚時分的夕照,是為台灣名景之一。

渡輪上拍攝,西子灣夕照,左方即旗後山(可見上方高雄燈塔),右方為西子灣。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高雄行之五 旗後山

乘坐渡輪來到旗津,沿著路旁指標可步行到旗後山入口。
入口處左方往砲台,右方往燈塔。(兩邊相通)
往燈塔處較陡建議由此上山(燈塔開放時間上午八點至下午四點)後由砲台處下山
.
光緒九年(1883年)始聘英國技師築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據文獻所載,當時為磚造的方形塔,內裝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十浬,所有的儀器設備均購自英國。

日人擴建高雄港,為實際需要乃重修燈塔。大正五年(1916年)改建新塔,至大正七年(1918年)完成。新的燈塔仍在原址上,自旗津市區循登山道可達。塔前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尚有一座日晷儀。修建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臺可供遠眺。燈室外面裝玻璃,圓頂上有風向儀,風向儀上書寫有漢字,東、西、南、北,此種造形極為少見。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十一公尺,遠望極為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略受損害。

燈塔戰後屢加整修,現在內部所用的導航設備,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八十五萬支燭光。

旗後砲台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軍入侵琅嶠(恆春)直攻石門牡丹社,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加強海防,乃先後派准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後(威震天南)、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臺,構成中、低射程火砲威力,以共扼打狗港。旗後砲臺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雖屬西式砲臺,兵房位於北區,指揮所位於中區,南區則設有大砲四座,但旗後砲臺之入口卻非常中國式──八字門,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囍」字,實深具建築特色。

光緒二十年(1894年),旗後砲臺配有四門6.5噸英製阿姆斯壯後膛砲。1895年乙未戰爭守軍劉永福義子劉成良所轄之黑旗軍與日艦發生激烈砲戰[1],日艦吉野號於登陸前砲擊,擊毀砲臺門楣「威震天南」之前二字,使日軍兵不血刃攻佔旗後等處砲臺,進佔打狗臺灣日治時期,旗後砲臺之大砲被拆走、溶毀。臺灣光復後,中華民國國軍旗後燈塔及旗後砲臺之間另築碉堡。

現砲臺經高雄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片恢復「天南」二字,以存歷史之真。


從旗後砲台上遠眺高雄港及台灣海峽。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高鐵新竹站









高鐵新竹站,為高架車站,側式月台兩 座,其站體面積為高鐵各車站中最小者。姚仁喜設計重點,無疑是要掌握新竹科技產業與在地客家聚落的融合,他說:「意圖結合高鐵的科技與新竹的自然環境兼具 地方性與全球性的需求」並以覆蓋於軌道及橢圓形車站的大片平行四邊形曲面屋頂,作為空間焦點的營造,而整座大屋頂又巧妙地由輕盈的空間桁架所支撐,龐大量 體與輕巧接頭,最終卻戲劇性地落在巨型混凝土柱腳作為錨定,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對比形式的鋪陳。

如風的頂棚,是在觀看雲門舞集演出時,姚仁喜隨手以名片捏折出的流線。2002年姚仁喜代表臺灣參加第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高鐵新竹站輻射出的延伸意象去詮釋「2050願景台灣」的台灣館主題,於可惜並未獲獎,該屆由荷蘭榮獲最佳國家館獎項。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高雄行之四:渡船頭


鼓山渡船頭(鼓山渡輪站)主要連結旗後山(旗津)與鼓山之間的交通往返,在明清時代僅靠竹筏舢舨撐度,時常發生意外,涉渡者須打鼓鳴鑼,焚燒紙錢以避災厄。1910年,打狗巡航船株式會社成立,採用石油發動機船載渡旅客。1912年打狗內地人組合接辦經營,直到1920年由高雄街引繼經營權。1924年實施市制後,交由市役所收歸公營,成為市營公共事業之一。民國四十三年,先後建造了四艘鐵殼渡輪,取代了原有的木殼渡輪汽艇,由於旗津逐漸發展為觀光據點,民國七十四年加以改建,以兩層式觀光渡輪航行往返於鼓山旗津之間,目前每日有160個班次往返哈瑪星旗津兩地,成為高雄重要的旅遊據點。

現址:濱海二路1號

由於旗津通往高雄道路只有過港隧道,於是多數旗津人皆是利用渡輪+機車方式往返高雄。
機車、單車上渡輪就成了一種常態,而渡輪靠岸時候,常有警察協助指揮交通。



渡輪上悠揚的吹笛者。
夜,鼓山渡船頭。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高雄行之三:哈馬星

哈瑪星,泛指現今五福四路與鐵路平交道的交會處以南,至鼓山漁港、漁市場,東至高雄港車站一帶的臨港線鐵路(已停用),西至哨船頭東側。

哈瑪星原本是海域,日治時期時,日本當局在高雄建立港口,為了疏濬航道,於是利用淤泥填海造陸而形成。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日人稱為「濱線」(日語はません,Hamasen),當地居民以臺語稱 之為「哈瑪星」(Ha-ma-seng)。日治時期劃分為壽町、新濱町、湊町等行政區,都是新生地。而從新濱町港邊至渡船頭邊的漁市場,有一條專為轉運鮮 魚的濱海鐵路,且因該地區的各種行業,幾乎皆與港區及濱線,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後來哈瑪星,即泛指今南鼓山地區。

哈瑪星原為打狗高雄)政經中心,更是打狗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地,曾是打狗最繁榮的地區,但由於腹地過小,因而慢慢沒落;近年來則朝著觀光等方向發展。



高雄港車站:原為西部鐵路終點站,現在僅供貨運使用。



現在可由高雄捷運西子灣站二號出口 即可抵達高雄港車站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高雄行之二:愛河泮


如果是你,會怎麼去描寫一座城市。
當要形容,才發覺自己的詞窮。

也許,靜靜看著它的改變。
遠方山間一抹綠,揉和近處一片藍。
當你想起,要述說一座城市的美麗時。
卻覺得,就這樣靜靜看著河水。
它默默載著,這裡人的喜怒哀樂,美麗與哀愁。
就這樣吧,這城市已經不需要你多餘的註解。
你放下了筆,看著人們與河的故事。

關於愛河
早期的愛河周圍地帶原來是一片沼澤地,直到400年前左右,因為自然的沖積作用使陸地面積擴大,原始的愛河才逐漸成形。由於當時的漢人移民將能夠行駛船隻的河道稱為,因此原本愛河由出海口到上游,被分為頭前港、後壁港、三塊厝港、新大港、烏魚港以及田尾港。到了1895年日治時期以後,才擁有正式名稱:打狗川。又,1920年日人將打狗改名高雄,因此成為高雄川。當時的愛河水深只有數公尺,之後日本擴建高雄港時,將愛河的河底挖深、河道挖寬,並改名為高雄運河,主要用來運送木材。現代愛河在此時才成形。

858年(清咸豐八年)天津條約後,宗教解禁隔年,由西班牙屬地菲律賓的道明會奉羅馬教廷令,派遣會士郭德剛及若瑟二位神父來台傳教,他們由馬尼拉起程,先往廈門,但是因為若瑟神父不諳閩南語,所以就改由在福建傳教多年的洪保祿神父取代其務。於是郭德剛與洪保祿兩位神父遂率領四名中國傳教員及教友李步疊一家,於1858年5月15日由廈門出帆,並在18日下午平安抵達打狗。這一天即為天主教在台正式開教的紀念日。

同年十二月,郭神父以龍銀六十二圓購置當時前金靠海岸邊的一筆土地(即今教堂所在地),以稻稈茅草簡單的蓋了一間房屋,作為暫時棲身之處兼臨時傳教所。1860年以「土角磚」改建傳教所並命名為「聖母堂」。1862年再以紅磚、(石古)石、三合土改建成聖堂,翌年完工,並自西班牙玫瑰省迎奉聖母像供奉,更名為「玫瑰聖母堂」。至1928年李安斯神父籌備改建聖堂,隔年正式施工,至1931年夏季完工。1948年陳若瑟神父出任天主堂高雄監牧區監牧後,指定以該聖堂為主教座堂,1961年高雄監牧區升格為主教教區,亦以該座堂為主教座堂,至今仍為全台灣地區最大的主教座堂,因此該聖堂的全銜為「玫瑰聖母主教座堂」,現任的單國璽主教,亦在1998年二月升為樞機主教,其地位僅次於教宗,具有人事安排的任免權。

聖堂於1995年再度整修,但保留外觀,內部的木構造則改以鋼材,樣式仍仿1931年的造型採哥德式建築,造型優美細緻,極為美觀,其特色乃以垂直向上的線條,直上雲霄,喻嚮往天國的感覺。但因教堂靠近海邊,台灣又多颱風,因此內殿雖高又寬,但大門卻沒有像歐洲地區一般那麼高大雄偉。該堂最大的特色應是正門門額,懸有1864年(同治三年)慈禧太后所頒,准其傳教的「奉旨」石碑,由兩位長翅膀的小天使共同扶持,為防仇教者進入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