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居住於台北縣樹林的基隆煤礦業主黃欉(1911年—1970年;行天宮方面敬稱其為「玄空師父」),已經在台北市九台街(今林森北路、民權東路交叉口一帶)興建小型的民間信仰簡易齋教鸞堂。到了1960年代初,黃欉原本已有將齋教鸞堂原地擴建為廟宇的計畫,不過,該片佔地2,000坪的私人用地,在政府開始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被逕自改劃為國民中學預定用地(現為台北市立新興國中)。經交涉後,市政府採取以地易地的方式,讓此片作為學校用地的原地主黃欉,以九台街的私有地,交換當時仍為瑠公圳末梢支流、沼澤的公有地。在取得位於現今民權東路、松江路口東北角的建廟用地後,黃欉商請已有興建多處廟宇經驗的造廟匠師廖石成設計、施工,並於1968年順利完工。
主神為關雲長佛教稱迦藍菩薩,道教稱協天大帝。1614年,中國明朝萬曆皇帝敕封關雲長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故又名關聖帝君,或簡稱關帝。明、清時代三國演義小說興起,部分道教信徒稱關雲長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也就是第十八代的天公,此說又以福建泉州一帶為最盛,鸞堂信仰則尊稱關恩主。
關於更多 WIKI:行天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