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高雄行之二:愛河泮


如果是你,會怎麼去描寫一座城市。
當要形容,才發覺自己的詞窮。

也許,靜靜看著它的改變。
遠方山間一抹綠,揉和近處一片藍。
當你想起,要述說一座城市的美麗時。
卻覺得,就這樣靜靜看著河水。
它默默載著,這裡人的喜怒哀樂,美麗與哀愁。
就這樣吧,這城市已經不需要你多餘的註解。
你放下了筆,看著人們與河的故事。

關於愛河
早期的愛河周圍地帶原來是一片沼澤地,直到400年前左右,因為自然的沖積作用使陸地面積擴大,原始的愛河才逐漸成形。由於當時的漢人移民將能夠行駛船隻的河道稱為,因此原本愛河由出海口到上游,被分為頭前港、後壁港、三塊厝港、新大港、烏魚港以及田尾港。到了1895年日治時期以後,才擁有正式名稱:打狗川。又,1920年日人將打狗改名高雄,因此成為高雄川。當時的愛河水深只有數公尺,之後日本擴建高雄港時,將愛河的河底挖深、河道挖寬,並改名為高雄運河,主要用來運送木材。現代愛河在此時才成形。

858年(清咸豐八年)天津條約後,宗教解禁隔年,由西班牙屬地菲律賓的道明會奉羅馬教廷令,派遣會士郭德剛及若瑟二位神父來台傳教,他們由馬尼拉起程,先往廈門,但是因為若瑟神父不諳閩南語,所以就改由在福建傳教多年的洪保祿神父取代其務。於是郭德剛與洪保祿兩位神父遂率領四名中國傳教員及教友李步疊一家,於1858年5月15日由廈門出帆,並在18日下午平安抵達打狗。這一天即為天主教在台正式開教的紀念日。

同年十二月,郭神父以龍銀六十二圓購置當時前金靠海岸邊的一筆土地(即今教堂所在地),以稻稈茅草簡單的蓋了一間房屋,作為暫時棲身之處兼臨時傳教所。1860年以「土角磚」改建傳教所並命名為「聖母堂」。1862年再以紅磚、(石古)石、三合土改建成聖堂,翌年完工,並自西班牙玫瑰省迎奉聖母像供奉,更名為「玫瑰聖母堂」。至1928年李安斯神父籌備改建聖堂,隔年正式施工,至1931年夏季完工。1948年陳若瑟神父出任天主堂高雄監牧區監牧後,指定以該聖堂為主教座堂,1961年高雄監牧區升格為主教教區,亦以該座堂為主教座堂,至今仍為全台灣地區最大的主教座堂,因此該聖堂的全銜為「玫瑰聖母主教座堂」,現任的單國璽主教,亦在1998年二月升為樞機主教,其地位僅次於教宗,具有人事安排的任免權。

聖堂於1995年再度整修,但保留外觀,內部的木構造則改以鋼材,樣式仍仿1931年的造型採哥德式建築,造型優美細緻,極為美觀,其特色乃以垂直向上的線條,直上雲霄,喻嚮往天國的感覺。但因教堂靠近海邊,台灣又多颱風,因此內殿雖高又寬,但大門卻沒有像歐洲地區一般那麼高大雄偉。該堂最大的特色應是正門門額,懸有1864年(同治三年)慈禧太后所頒,准其傳教的「奉旨」石碑,由兩位長翅膀的小天使共同扶持,為防仇教者進入滋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