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高雄行之五 旗後山

乘坐渡輪來到旗津,沿著路旁指標可步行到旗後山入口。
入口處左方往砲台,右方往燈塔。(兩邊相通)
往燈塔處較陡建議由此上山(燈塔開放時間上午八點至下午四點)後由砲台處下山
.
光緒九年(1883年)始聘英國技師築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據文獻所載,當時為磚造的方形塔,內裝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十浬,所有的儀器設備均購自英國。

日人擴建高雄港,為實際需要乃重修燈塔。大正五年(1916年)改建新塔,至大正七年(1918年)完成。新的燈塔仍在原址上,自旗津市區循登山道可達。塔前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尚有一座日晷儀。修建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臺可供遠眺。燈室外面裝玻璃,圓頂上有風向儀,風向儀上書寫有漢字,東、西、南、北,此種造形極為少見。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十一公尺,遠望極為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略受損害。

燈塔戰後屢加整修,現在內部所用的導航設備,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八十五萬支燭光。

旗後砲台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軍入侵琅嶠(恆春)直攻石門牡丹社,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加強海防,乃先後派准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後(威震天南)、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臺,構成中、低射程火砲威力,以共扼打狗港。旗後砲臺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雖屬西式砲臺,兵房位於北區,指揮所位於中區,南區則設有大砲四座,但旗後砲臺之入口卻非常中國式──八字門,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囍」字,實深具建築特色。

光緒二十年(1894年),旗後砲臺配有四門6.5噸英製阿姆斯壯後膛砲。1895年乙未戰爭守軍劉永福義子劉成良所轄之黑旗軍與日艦發生激烈砲戰[1],日艦吉野號於登陸前砲擊,擊毀砲臺門楣「威震天南」之前二字,使日軍兵不血刃攻佔旗後等處砲臺,進佔打狗臺灣日治時期,旗後砲臺之大砲被拆走、溶毀。臺灣光復後,中華民國國軍旗後燈塔及旗後砲臺之間另築碉堡。

現砲臺經高雄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片恢復「天南」二字,以存歷史之真。


從旗後砲台上遠眺高雄港及台灣海峽。









沒有留言: